郑州市典当行业协会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学习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年06月13日 阅读:

        2017年5月30日-6月5日,郑州市典当行业协会考察团一行18人在薛辉会长、王森秘书长的带领下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学习。

        新、马期间,考察团受到了新加坡当商公会何谦诚会长、马来西亚当商总会何德君会长等典当同仁的热情接待,在新加坡先后考察参观了恒生當、大興當、方圆當三家企业,在马来西亚考察参观了榮誉當一家企业。并与新加坡当商公会、马来西亚当商总会召开了座谈会。两会会长对协会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分别介绍了新加坡当商公会、马来西亚当商总会的建设,典当行业的发展历史、经营状况、监管情况等。薛会长介绍了郑州市典当行业基本情况和现状,并对新加坡当商公会、马来西亚当商总会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特邀请两会有时间莅临郑州考察观光!最后,相互赠送了礼品,表示志同心合,友谊长久。

        通过座谈交流我们了解到新、马典当业的现状,新加坡典当行共有205家,多由华裔按照传统典当模式经营,政府对行业进行监管,有成熟的法律和保险制度,所有的典当业务都进入保险,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承担。目前注册资金最低1000万人民币;业务范围仅限民品典当,其中黄金业务占了80%以上;腕表、名包占很少一部分,没有房产、车辆、财产权利等业务;新加坡当行在七八十年代由多业务品种改为单一的黄金业务,近年又想回归多业务品种,但专业知识和人才培养并未跟上;典当业在2009-2014年时发展较快,贷款金额最高时达到350多亿人民币,目前维持在250亿人民币左右,贷款金额的下降,一方面是典当门店激增,竞争增大,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对奢饰品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和对黄金饰品需求的减少;典当客户群体中本土人口占2/3,外来占1/3,这其中50~60岁客户占60%,多为华裔和印度人;典当费率为月息1.5%,由于近年新兴典当行的竞争,现费率降为0.8~1%。当票一个周期是6个月,息费期满收取;当期内基本不与客户交流,到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客户,基本遵从传统典当模式运营;绝当物品2014年后可以自行销售,之前是政府要求必须集中定期拍卖,目前绝当率在8.8~12%;典当行业基本不做营销宣传,靠口碑相传。融资渠道可以从银行贷款,利息比较低,年贷利率2分左右。

        新加坡典当行现行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会长单位恒生当为代表的传统经营模式,以传统业务为主,黄金典当占90%以上,绝当销售近年才小范围涉及。另一种是近年发展迅速的银丰当、大興当、方圆当等新兴典当行的连锁经营模式,最多一家多达56家分店,门面装修华丽,利用比较成熟的典当平台,以销售为主,上述几家典当行规模较大,都是上市公司,拥有自己的黄金销售品牌和二手奢饰品的进货渠道。除了这些,新加坡还有将近200家的贷款公司,他们以信贷为主,对传统当行有着很大冲击。

马来西亚典当行目前有400多家,政府对行业也是监管,注册资金最低400万马币,与新加坡不同的是分支机构不能超过3家;业务范围只能办理民品典当,黄金业务占了90%;腕表、钻石有一小部分,业务比较单一,也是没有房产、车辆、财产权利等业务,典当费率上限月息2%;单笔业务不得超过1万元;当票一开就是6个月,息费不扣除,赎当时一并收取;当期内不与客户做任何交流,到期才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告知客户,超过200马币绝当后必须通过政府统一拍卖,拍卖金额扣除本息后多余资金由政府管理,当户再进行申请领回。完全遵从传统典当模式运营,典续赎全部使用现金,没有服务、接待、宣传、营销,感觉不到互联网对这个行业的接轨!上班时间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每周休息一天,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行业有这么舒适吗?真的没有竞争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于马来当铺公会何会长进行了交流同时也得到了解惑!何会长谈到,这仅仅是表象,传统典当业曾经兴盛一时是缘于马来西亚人口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组成,受传统观念影响及天生对黄金的保值属性认可,及宗教、婚姻、审美观等原因形成家家有存货,保值投资首选黄金。遇到应急周转首先选择当铺,典当比例基本是牌价的六成,绝当不划算,所以当期一定是赎回,断当率只占5%;年化收益24%,风险极低,收益稳定,所以之前的华人独家垄断典当业时生意是火爆,挣钱挣的让马来人嫉妒。但马来的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教规严禁盈利和收息,于是就采取信用合作社形式收取教众每人100元股金,其余资金由政府部门及银行投入,把息费收入改为物品保管费,同样的经营范围但息费率只有0.8%;产生的利润一部分已购买生活用品的形式发给会员,合理的规避了教规。资金充裕、收费低、宗教形式推广等等优势,迅速在马来推广开来,目前已开办了1000多家,对传统典当带来了极大冲击!再加上80、90后消费观念的转变,不再传承黄金购买欲望,新金融的高速发展,传统行业的固步自封、转型迟缓,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整体行业发展信心不足,危机感强烈,目前也在积极的寻求出路、探索转型。

        此次考察学习,在各方面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协会准备工作比较充足,得到了考察人员的赞扬。此次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